第三十三章 优势
“虽然我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应当向南方人致敬…”摘自《熊曦局长在⿇风病人统计局庆功会的讲话》(机密级,列入移交)
没有更比共和九十五年北伐战争奇迹更为腥血的报情战,在柳镜晓方面,无论是军情局、⿇统还是参与报情作业的军警宪特,甚至连沈家的“兰厅”都付出惨重的代价。
广东方面的“特别警务局”可以是共和九十五年最为庞大的报情机构,有着极⾼的效率,特别在温台方向的作业堪称报情史的经典之例,以后许多年,熊局长都在重复这句话:“不要忘记了云九月…”
特别警备局到处煽风点火,到处引发兵变、哗变、叛变、罢工、行游 威示、袭击,甚至在柳镜晓经营多年的老窝山东也发生了数十件有特别警务局策动的阴谋事件,《共和碟报秘史》一书称柳镜晓在战后在私下谈话中说过:“广东方面的特别警务局,简直是胜过十万队部的威胁…”
这句话接近于事实真相,因为在北伐战争中被特别警务局的第一号工作重点便是东南,在东南各省之內计有特别警务局的近五千名特工人员。
共和九十四年,莫敌在筹备北伐期间再次给特别警务局增加了二千二百名的编制,这些编制的绝大多数再次投向了东南,柳镜晓初定东南人心不稳,这给特别警务局的工作带来极多便利。许多旧员官和旧军官投向了广东方面。
利用这个天赐良机,广东方面建立了多个特工训练营,又临时训练了三千多武装特工,战争爆发后又用以老的特工为指挥员,配属部分战斗步兵携带全副武装,以三十多人地小队、十余人的分队为单位向东南渗透。甚至有以上百人的中队规模甚至四五百人的大队入进东南进行破坏活动。
只是北伐战争中特别警务局在取得无数丰硕战果的同时,也付出最惨重的代价“特别警务局”在东南地报情网络是遇到毁灭性的打击,以“灾难”不足以形容其惨状。
虽然不象纪实文学《刘镜晓大传》所说的“南方有一万名间谍被处决”那样,但根据特别警务局在共和九十六年事后出具的总结性报告。在北伐战争总计有一千三百二十二名特工人员殉职。
这个数字仅仅是指列入特别警务局编制的特工人员,大量地临时招募人员、在东南昅收的外围人员、服从特别警务局控制和间接控制地武装人员全部不包括在內。如果算上这些人员数字会变得更加恐怖。
根据⿇统和军事报情局地联合联告。光是浙江一省主动出来自首的南方特工就多达六百人之多,报情工作是暗夜中地舞者。并不适合暴露中阳光之下。
当他们赤裸裸地对抗府政机关的时候,那付出的代价会十分惨重,特别是温台、福建、江西方面的特工,为了迎接南军地开进。他们完全抛弃平时潜伏的⾝份,主要跳出去欢迎南军,以致遇到敌军的痛击。
在横峰会战之前,丁宁手头的宪兵队对浙赣铁路沿线的南军特工机关进行多次冲击,在战前南军在这一带布置的十二个特工组尽数被摧毁或投降,柳镜晓利用这些投诚过来的特工站向南军投递了完全错误的情况。
南军并不知道柳镜晓手头已经有一支十一万人的庞大队部,他们得到的情况却是柳镜晓的队部逃散很多,现在只剩下四万多人,于是便迫不及待地追了上来。
不过比起温台和福建方面来说,这还算好的,当南军占领福建和温台各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特工都公开了自己的⾝份,为南军顺利接受权政而服务,而当南军撤出的时候,这些人被迫也随南军离开,留下的潜伏人员迅即被抓获或主动自首,现在特别警务局在稳态方面竟找不到一名堪用的特工。
“我们必须从头做起,象二十年前我们所做的那样…”这是特别警备局一名⼲部发出的感叹,整个东南的报情网络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根据特别警务局的统计殉职、失去联系、向官方自首的特工达到了三千七百多人,特别渗入军政內部的中⾼级⼲部几乎被一扫而光,现在特别警务局在东南可以利用和联系的特工只有九百七十人,仅仅是战前的而成左右,而且这些残存的特工尚有大量人员被柳镜晓的报情机关利用,向南方传送错误的假报情。
特别警务局仅仅是南方的一个缩影而已,莫敌精心准备了七年的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局,但是结局却是不能承受的,光直接军费开支就达到了五千万元,可是战争的结果却是南军退回了原点。
五千万元的直接战费,二十万人的伤亡,无数棋子的尽数折损,却连一寸土地都没有得到,南军收获的只是一场恶梦,从共和四十年代北方南征失败后,南北之间的南征北伐接连不断,但是南方依赖广东保持在亿元上下的税入,始终保持着进攻态势,但是这个局面在共和九十五年突然有了转变,南方自此全面陷入守势,伴随而来是西南各省接连的爆发。
共和二百年前后,有史学界针对这一转变认为这次北伐是“岭南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对共和经济主导权的争夺,结果是初步完成整合的“东南亚经济圈”胜出,最终取得整个共和的经济主导权。
这种观点虽然在初期引发激烈争论,但近年来已经成为共和史学界的主流观点,特别是经济史学家对此赞赏不已,这完全地解决为何这次北伐之后。以莫敌为首的南军采取专守防卫的战略,开始在五岭地带大量修筑永备和半永备工事以对抗柳镜晓地南下。
而柳军势力也逐步南下,丁宁在南昌监视着南军的撤退并主持着柳军退出江西的事务,原赣军第一师布置在浙赣线,这个师在江西之役最早投入战斗,损失很重。只是现在大局已定,几天功夫就把兵员补充完毕,而且也相当⾼。
至在福州方面,南军要求柳军一个团不驻福州,而驻福州之北。丁宁经过考虑之后,同意做出这个让步。毕竟一个孤零零的团放在福州并没有太大的利益。向北稍微退一退反而有助于打通与温州方面的联系。
只是丁宁给这个团定下的编制堪称一绝,团辖四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及轻炮、辎重、工兵、骑兵连。每营辖四个步兵连和一个炮兵营,连排以下才是正常地三三编制,这个福建守备第一团的兵力超过四千人,甚至许多杂牌的师、混成旅还要大。
只是南军也同意做出另一点。按丁宁的说法便是:“你总不能让一省之长连个警卫都没有吧…”因此两个长省可以带一个警卫营上任,但全营兵力不得超过二百五十人。
丁宁的善后处置显得井井有条,提出地长省都是稍带亲柳⾊彩的本省人,能在南方接受之內,莫敌在稍作扯皮便表示同意。
柳镜晓则是风风火火地赶回了济南,一路只是稍稍作了下停留和各省地主事员官见了见面,说了几句鼓励地废话安抚人心(当然这是不能公开说出来的,柳师长地话一句顶万句)。
一下火车,柳镜晓也不理会前来欢迎的人群,往人海中的郭俊卿说了句:“一起去医院…”
郭俊卿理会柳镜晓的心意,点点头,两个人跃上备好地马车,前后各有骑兵护卫便往医院去了。
徐巧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眼中充満了慈祥和一丝失望,并不理会着一旁护士们恭维的话,只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之后,她的眼神就突然亮了起来,接着房门被打开了,全⾝风霜的柳镜晓冲了进来,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挺着大肚子的徐巧芷,脸上充満了喜气,奋兴地叫道:“巧芷…我回来了…”
徐巧芷掩不住満脸的喜意,可硬是装成十分平淡的样子:“回来了…”
柳镜晓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道:“回来了!回来了!”
说着就在徐巧芷的病床前坐了下来,一只温暖的手放在白雪的被单之下,轻轻摸抚着那肚中的孩子,徐巧芷见着他満⾝风霜,心里喜滋滋地,嘴上倒很客气地说道:“一回来就往我这里赶,小心玉琢她们晚上不让你上床…”
柳镜晓的话很有些温情味:“那今晚我陪你…”“陪我⼲什么?镜晓你还不回家去?”
柳镜晓夸张地说道:“我可是第一时间赶回来的,你要知道我为了你,可连统一两广的机会都放弃了,我把莫敌打得落花流水,眼见就要进兵岭南了…可就怕赶不上那个曰子…”
徐巧芷脸上不噤有了一种幸福的光泽,她说道:“还好了…赶得及,听医生说还有一周多时间…”
正当小两口柔情藌意说个不停的时候,外面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柳镜晓不噤皱起了眉头说道:“是俊卿…怎么又有事情发生了吗?”
见到徐巧芷的眼神有点担心,他握住徐巧芷的纤手轻声说道:“你放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在你⾝边…”
郭俊卿倒把这些话听得一清二楚,她说道:“巧芷放心吧…没事!”
他把手头刚拿到的电报递给了柳镜晓,柳镜晓扫了一眼,才知道是孙挺羽兵败的消息。
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多是败于己而非败于人,孙挺羽傲气太盛,是他自取灭亡之道,他打着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初兴时有如秋风扫落叶之势,下山海关连山,陷锦州,直打到新民附近,而张步云困守沈阳,城內空虚,无多少兵力可调,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方面做下野逃跑的准备,另一方面又重金招兵买马,集合残部,做最后挣扎。
而驻东北的各师、旅及长省倒有多人有意与孙挺羽暗通款曲,象辽东镇守使冯德就有意与孙挺羽联手赶张步云下台,只是孙挺羽太过骄狂,他自视可以全胜而归,当着来使的面说道:“他冯德就是我要铲除的对象,还和我联手?他配吗?”
其他人的遭遇也类近于此,奉军內部涣散的人心为之一变,遂一心与张步云共谋富贵,两军战于巨流河,先头出战的是新编的林一尘第四补充旅。
林一尘为报张步云知遇之恩,带一队新珍与孙军拼死搏杀三曰之久,这时候陈升联络孙挺羽不成投入了场战,其余各军也先后加入场战。
孙军各部多不愿和旧主开战,士气低落,特别是炮兵总指挥邹华作,那是由张步云一手提拔起来,开战之前通知各部炮兵标尺向后移三百米,一律不朝老兄弟开炮。
孙军作战最依赖重炮,炮兵优势一失,队部全线溃退,最后孙与夫人被迫离开队部逃走,半路为林一尘追上,钟小刀将夫妇二人处决,孙军各部皆为张步云收编,张军实力并无多少损失,仅有魏盖三一部退入关內,拒绝张步云收编,为关山河改编为共和第四军。
一听是这样的消息,徐巧芷总算安心了,柳镜晓又陪了她两个多小时,才正式回家吃饭,走在路上,他总觉得郭俊卿有点怪怪的,不噤老往郭俊卿⾝上瞧,郭俊卿笑了笑,最后贴到柳镜晓的耳边说道:“老师也来了…大家都要个孩子,让你象疼巧芷那般被疼惜…今晚你就别想睡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