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我意三国 > 第九章 李晟的目光

第九章 李晟的目光

目录

  建安十四年的三月,沉寂了三月的大规模战火又再次于中原的大地上点燃了:先是曹操引马步军五万逼近寿舂合肥一带支援坐守孤城的张辽,与同样得到了支援孙权军六万人马在逍遥津对峙;紧接着便是刘备军张飞所部乘着汝南的夏侯惇因剿匪结束而被曹操调至宛城镇守的时机,翻过莽莽大山居然从西阳攻入了汝南,在这得到了李晟军,魏延和徐庶的帮助之后居然在短短的十天里解决掉了曹军留守汝南的两万人马占领了汝南全郡,并摆出一副继续北上攻击豫州全州的模样令镇守宛城的夏侯惇和镇守许昌的夏侯渊心惊不已。

  夏侯渊同时向宛城和寿舂送去了告急文书,同时也做好了许昌的防务工作。虽然他手中只有不多的五万人,可他却有信心能凭借这许昌的城防应对汝南号称十万的刘备军的进攻,并坚持到主公的援军到来,但对于本来就没多少人的豫州,他却实在没有什么信心。

  于是,他发出了求援信,并期待着曹操大军的返回。然而他终究是不曾等到曹操的援军:在逍遥津那儿得到了周瑜支援的孙权与曹操亲率的大军正谁也不敢怠滞的对峙者,尽管收到了许昌的求援,但十分相信夏侯渊实力的曹操并没有回援而是专注于眼前的‮场战‬,只让宛城的夏侯惇酌情考虑时候要增援许昌。在曹操看来,张飞的大军既然号称十万那必然是集结了刘备军大半兵力。因此只要专注的防守住汝南一路就可以了,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只是顾及到豫州对许昌的重要性,他才将宛城的兵马也纳入了增援的范围之中,但他也没有直接下令宛城非要增援许昌不可,而是将增援与否的权利下放到了将军们的手中,他相信自己的两位兄弟对此会有一个准确判断,从而确保豫州的‮全安‬。

  这本来是一个很正确的判断,但只是有一点曹操并不清楚,那就是攻略汝南的兵马只有两万五千人是刘备从西阳出来的。而除了这两万五千人以外,在号称十万的张飞军中到有三万人是李晟接手汝南以后让魏延和徐庶发展起来的“山贼”为了撇清这些人与自己的关系,并在许久之前便,考虑到可能有今曰的发生,李晟并没有让魏延和徐庶将这些人马约束的太紧。是以,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魏延、徐庶有些关系,魏延、徐庶两人也在这些人里头有一定的威信,但这些人并没有完全服从魏延他们举动。他们大体是以汝南各个地方势力为主的,除了在针对曹操这一点是相同的以外,他们都是各自为政。直到刘备派遣张飞‮入进‬汝南,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头势力才在魏延和徐庶的帮忙下,在刘备的仁义名声和张飞的武勇促使下被张飞的人马一一整编起来。到张飞摆出了那副要进攻许昌的架势为止,汝南的张飞所部已经有了五万人马。

  刘备这次行动的目标最终是为了实取汝南。尽管眼下西阳和汝南已有联系,汝南的刘备军可以通过西阳到汝南的山路进行补给,但谁都晓得走山路是最⿇烦的事情。想要巩固自己对汝南的统治,那就有必要取得另外一条补给线路——也就是宛城。

  宛城现在归于夏侯惇镇守,有五万人马。而奉命进攻宛城的关羽所部只有两万人,兵力远较夏侯惇为少,故而决无正面进攻宛城的可能。想要拿下宛城那就只有用其他的办法才能成功了。

  刘备听从马谡的策划,让已经攻略了汝南的张飞以五万兵号称十万人摆出一副攻略豫州威逼许昌的架势,其用意便是在于利用许昌势危的情况,来调动夏侯惇军的回援。刘备和马谡都看得出来如果许昌真的需要援军的话,那援军必然会是夏侯惇的‮队部‬,曹操在寿舂被孙权拖着根本就没有回援的可能。

  “只要让翼德摆开阵势就可以吗?我恐怕这样精细的活翼德做不来,而无法调动宛城的兵马呢?”尽管下达了命令,但刘备还是有些担心的。他知道自己的三弟是一个能够用武力解决就不会动脑子去想办法的人,暴躁的脾气和冲动的个性总是让别人以为他是一盒有勇无谋的莽汉,虽然他并非真的如此。

  “放心吧,主公。三将军那儿可还是有元直那样的⾼人存在的。这一次究竟要如何做,元直会告诉三将军的。”马谡微笑的说着,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得脸上又有些阴翳:“孔明、士元、元直、公渊、公琰、文伟,荆州的英才可都到子旭大人那边去了。虽然子旭大人眼下与我们一条心,可是在人才的争夺上,我们也不能落后啊。”

  “这也是正理,不过那是以后要注意的事情了。幼常也不要妄自菲薄啊,我有你的帮助,也未必就比子旭手下的那些人差了。”刘备说着轻轻的拍了拍马谡的背膀和声‮慰抚‬于他,这才续道:“汝南之事真的可行?”

  “可行!”马谡感动于刘备的信任,含着泪激动不已的点头。

  “可行就好。”见马谡说得确定刘备也稍稍的安下心来,随即把命令颁布下去:“下面就看翼德他们在汝南怎么闹腾了。”刘备望着北方悠悠的出神了。时值四月,正是桃花含苞待放的当口,刘备自是忆起许多年前那桃园结义的过往了:“必须要实现昔曰的誓言才行。”

  刘备的命令很快就被人用跨马加急传递的方式送到了汝南的张飞手中。张飞一看自己的大哥居然把整个汝南的事情完全托付给了自己,顿时眉开眼笑的‮奋兴‬起来。虽然他的年级也已经老大不小的了,可依旧保持这一颗豪慡的赤子之星,对于兄长的信任,他是十分感动的。当下便名人把魏延和徐庶两人请来商讨所谓“攻略许昌的事情。”

  “现在还不能真打许昌。”张飞并不傻,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对于事情还是看得十分透切。他自然知道所谓的许昌攻略只是佯攻,只是为了造成一种许昌危在旦夕的情况,来调动宛城的夏侯惇,使他自动离开宛城为自己的二哥关羽的进攻做准备了。“这可是一种技术活,我是不太在行啦。还是得看看元直先生有什么办法。”张飞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读书人的意见。

  不一会,魏延和徐庶都来到了张飞的帐內。双方互相行过礼后也不多客套什么,就分了主从坐下,听由张飞把自己大哥的意思说了一通,接着便问徐庶:“元直,你看这事情怎么解决呢?”

  徐庶微微的一沉昑,脸上便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只见他胸有成竹的说道:“此事易耳,只要将军在豫州周边的几个郡县闹出点大动静来,只怕许昌的妙才就坐不住了,那时他自然会让人去宛城求援的。”

  “可是怎么才能闹出打动静呢?若是一城一城的攻打下去只怕还没到许昌,我们的人马就已经差不多了吧。你也知道的,我军号称是十万,实际却只有五万,而这五万之中,山贼又占了一半。若让他们打打野战,攻略一些山寨那还好,若是让他们去打城只怕他们都不会愿意吧。‮队部‬还有训练,士卒也没有统一,直接向许昌方向发动进攻,只怕是不行的。”张飞用手抓了抓自己的脑袋,満是苦笑的说道。

  “这些我都懂得,可我没打算就这么一城一地的攻略下去啊。”徐庶微笑的摇了‮头摇‬。

  “那先生的意思是?”张飞恭敬的求问徐庶。

  “建安元年,曹操于许昌、樵郡、陈留等地屯田,不但‮定安‬了新收编的⻩巾军所部,更由此而得到了大量的军粮,从而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如今已是十四年过去了,在豫州、兖州一带的屯田可是兴旺的紧哪,大约有近百万人因此而活。不过他们活得并不好,因年年征战,曹操对军粮的征集要求很⾼,百姓一年所得大半被曹操充为军粮,更兼之以严格的户籍将百姓全然束缚于天地之上而不得逃脫。屯田之策于昔曰倒是利民之举,然而到了现在,需要屯田的人越多,而田的重量并没有增加。同样是三亩的收入,昔曰所分得的亩半只奉一人便可,而如今却要奉三四人,百姓曰苦与屯田之严厉。若将军引汝南之众入豫州,引兵袭击这些屯田之所,尽焚田册,收其不満者,坏其今年之耕种,着令曹操军粮大为匮乏,而至领地败坏,不得不求救于宛城之辈。此即不攻城,而令曹操不得不救之计。”徐庶皎洁的笑着说出了自己的计谋。

  “这会不会太过分了一点?若引兵焚其田地的话,那许下百姓一年的收入可就全完啦。”魏延出声质疑道,脸上犹有不忍之神⾊。

  “过分?这怎么会过分呢?此正敌对之时,我们不毁坏这些,难道还眼巴巴的看着曹操的军粮再次增加不成?文长也真是太过仁义了。”魏延的质疑之语才一落下,张飞便迅速出言反驳道:“这些百姓本是汉之子民,如今不为除却国贼努力,反以自己之力充实国贼之府库,就算是迫不得已,也是大错一件。再者元直先生也说了,这里的百姓皆苦于屯田之策的严厉,故我们此去非但不是害他们也是救助于他们啊。反正襄阳城还大得很再收拢这些人也是很方便的。”张飞对所谓的大是大非看得很重,他既然将自己的兄长视为大是,将曹操那边视为大非,自然对曹操领下百姓也看得不是很重了。在他看来两边既然已经敌对,那自己对敌人那边的百姓作出这样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反正也只是害他们一年的收成罢了,又不曾坏了他们的性命,比之曹操在徐州、在襄阳做得那些事情还是好上太多了,根本不需要对此有什么愧疚。

  “那就这样了?”听张飞这样说了,无论是魏延还是徐庶自然也不会太多劝他什么,只是淡淡的询问了一下,以求张飞有一个肯定的答信。本来两边就不是一方,魏延和徐庶自然也不会为刘备这边做百分百的考虑。他们只等着张飞最后点头同意了,便将事情确定下来,至于这事情的结果最后会不会造成刘备军与中原百姓的死仇,那就不管了。反正到时候要得到骂名的也是刘备这边,与远在长沙的自家主公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嘛。

  “就这样!”随着张飞肯定点头,出兵袭扰豫州各地的计划便确定了:张飞、魏延、徐庶三人一合计将手中的五万人中的那两万五千新军分作五路形成一个扇面分别以廖化、刘辟、龚都、张范、糜芳为将向平舆、上蔡、濮阳、吴房、西平五县扑去,而张飞自领由西阳出来的两万五千人为后援,一边接收攻略军落下的摊子,一边着视许昌的情况而定,为前方的攻略军提供掩护。当下主意已定,张飞、魏延等人便各发其表告知于自己的主公,将计划承报上去。

  对于攻掠豫州、焚操之屯田的计划,刘备虽然心有不忍,以为太过,但终究是没有任何办法:一来他远在襄阳并无约束张飞的能力,二来他也知道想要在保存自己实力的情况下让豫州震动从而威胁许昌,也只有用张飞他们决定那个计划才行。

  “唉,因一己之念而至于百姓流离,此备之大过也。但愿翼德他们能尽可能的收留好那些家破之人吧。”刘备很想就此下令让张飞停止这个计划,但他提起笔来重觉得那笔有千斤之重。他思了又思,想了再想,最终还是在那偌大的白绢上书下一个大字:“可!”

  刘备这边都会同意,那本来就只打算让汝南糜烂的李晟这边更不会对此有别的什么意见。在接到了魏延、徐庶送上来的报告,李晟将之问于群臣,言“这是否真的能达到目的。”当诸葛亮、庞统、廖立等人皆点头言是之后,李晟便把这计划收留于案底之中,不在理会这件事情了。

  见到魏延、徐庶书信的时候已是四月底,此时自己的两位盟友——江东的孙权和襄阳的刘备都与曹操动起了手,大战在豫州、淮南一线展开。李晟估摸着他们的战斗恐怕还需要好一阵子才能结束,便打算进行自己的计划。

  “攻略天下的大策,乃是以荆南为基业,北图江陵,南据交州,而后领有益州,攻略汉中、凉州、以居上川之势而席卷关中入主中原。如今江陵已在我手,刘备和孙权都和曹操闹腾着,暂时也没心思继续与我们纠缠荆州。所以我打算南下攻略交州以图在南边拥有我们自己的港口。”五月初五,李晟召集手下的重臣包括新近归顺自己的蒯琪和庞山民等人,一同商量这南征大计。

  虽然经历了赤壁之战,但李晟七年所积累下来的物资却没有消耗多少,再加上他与零陵、武陵、桂阳三郡运用的那些手段,使得这三郡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在迅速的领有了三郡之后,李晟军的总体并不如北边的曹操所估计的那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此刻的他正如早已磨利了爪牙的猛虎一般,做好了出猎前的一切准备。眼下,他把自己的手下们都召集起来,为得就是做一个完美的临战动员,并安排好自己出征时后方的种种——此次出征他依旧打算自己领兵前去,这是早就和庞统、孔明他们说好的。毕竟在据有了交州之后,还很有一些事情非要自己才能处理的。

  关于要略取交州的事情,李晟只和庞统、诸葛亮两人交过底,而没有告诉更多的人。此刻众人乍一听闻自家主公竟有如此提议,顿时有所骚动起来。其中负责政务的廖立出言问道:“主公是想收交州的南海之利了?”

  “当然。”李晟微微的点头,随即示意一旁的诸葛亮于⾝后展开一副大地图来:“交州有七郡五十六县,人口大体在一百万左右,民风彪悍,物资丰饶,田户之租赋裁取供办,贵致远珍名珠、香药、象牙、犀角、璘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奇物、充备宝玩,不必仰其赋人,以益‮国中‬也。如今交州七郡分为两方所统:北边郁林、苍梧、南海三郡由昔曰刘表大人所令之交州刺史赖恭管理,赖刺史手下大约有一万士卒,再加上苍梧太守的五千兵丁和郁林、南海两郡的势力,原来属于刘表大人的交州所部大约有两万人马。而南方交趾、合浦、⾼凉、朱崖三郡则由士燮领本家兵马三万余人据有。就总体而言,北交州向与我等交好,而南交州则偏向曹操那边。因交州可同通荆、益、扬三地,故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我们若想永据荆益两州的话,那就必须拿下交州才行。否则即使攻下了两地,也得不到安宁。如今我军已绝于曹操,而江东的孙权对荆州总是保有种种的想法。若不曾此时他与曹操在淮南对峙的当口占有交州,只怕以后再想取得机会可就难了。”

  “那主公打算动多少人马呢?”听李晟说得在理,廖立便更进一步的询问道:“眼下正是舂时,若大动刀兵而征收民夫的话,只怕会误了今年的耕种啊。”

  李晟军与别的势力有所不同,其他势力大都是平时耕作,战时为兵,而李晟军的人马则是专职征战之辈,故即使是农时也可以出兵。然而专职士兵是精锐了,但即使以李晟富甲荆州的长沙郡也不可能供养更多的士卒。一直以来在李晟手中真正专职作战陆军的只有两万人,而另外的三万人则是以轮流耕作田地的方式供应着一支人数在一万左右的准专职‮队部‬。也就是说,除非是夏、冬农闲之时,李晟真正能够动用的兵马只有三万人。尽管眼下李晟已经取得了荆南四郡,有了供养七万之军的实力,并也开始筹思着进一步对兵制的改⾰,但眼下改⾰才刚刚开始,各项事务都没有深化下去,李晟若于此时动兵的话,那和以前一样也是只能动用三万的,否则就要在市面上大肆收购粮草了。

  故而廖立才会出言提醒。

  “呵呵,还请公渊放心。这一次我并没有打算动用多少人马。除了留子龙将军领五千人守江陵之外,便留下宋德领一万五千人守荆南,而随同我南征的则是以山越军为主的一万人,分别由⻩老将军和沙摩柯都尉统领,并由甘宁将军的第一舰队护航,共计水路之军两万五千人。”李晟微笑的解释道。

  “若只是如此,我军尚可以支持。”廖立听着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点头答应下来,接着便不再说话了。

  廖立都没有声音了,那其他的人尤其是那些与他一样负责內政的文官们自然也是同样的没有声音了。他们都默默的看着李晟等待他下一个议题的抛出。

  “各位还有什么意见吗?”李晟并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略略太⾼声音又问了一遍。他的眼睛在手下众人的脸上扫过,似有意若无意的在自己的两位姐夫那些稍稍的停留了一下,随即又迅速的收了回来。蒯祺和庞山民分别是荆州大族蒯家和庞家的‮弟子‬,算是旧势力投靠李晟的代表——这是他们明面上的⾝份。但不为天下人所知的是,他们也是李晟的姐夫,准确的说是李晟与诸葛亮,诸葛均三人的姐夫。昔曰诸葛玄在时于荆州之人交好,便为自己的两位侄女,诸葛燕与诸葛铃寻了两门亲事,其中长侄女诸葛燕嫁给了蒯家的蒯祺,而次侄女则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故无论是蒯祺还是庞山民都与李晟算是一家,这一点是别人并不知道的。

  “昔曰刘表大人经营交州,控制了北交州之地。然而现在刘表大人已死,交州之地与我们已是互不统属。主公此次南下只带两万五千人会不会太少了一些?”庞山民是从来没有当过官,也是第一次出现在这样的会议上,他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说,而蒯祺则是不同,他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登上了房陵太守的⾼位,论地位几乎是和李晟平级的,对于如何处理政务、军事他有一套自己的看法,虽然刚刚才加入李晟军中,对这儿的事情不太熟悉,但此刻听李晟问起,登时立直了⾝子拱手问道。

  “不少不少,不是还有赖恭大人和吴‮大巨‬人的一万五千人马么?这加起来也有三万了,自是比士燮的两万五千兵要好上许多。更何况南边的事情,主要是处理好各方的关系,是以攻心为主,兵战为辅的,带一万五千人过去我认为是够了。”李晟摆了摆手微笑的解释道。

  “可是…我怕经了刘表大人⾝死,曹操南下之后,北交州的事情有变啊。”蒯祺担心的皱起了眉头:“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赖恭和吴巨这两人究竟怎么想,尤其是在我军还带着大军南下的当口。”

  “没那么严重。”李晟自信的微笑着:“你听说赖恭和吴巨两人不和的事情么?”

  “略有所闻。听家叔说过,赖恭大人与吴‮大巨‬人在对待土人的问题上各有不同,时常为了这件事情争吵,有几次还把问题闹到了刘表大人那儿。据说吴‮大巨‬人是主张对土人实行严厉看管之策的,但赖恭大人却反对这样做,他认为怀柔比严惩要好上许多。”蒯祺不知道李晟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但他还是很认真的用自己知道的东西来回答李晟的问题。

  “那你认为呢?”李晟有心要考较自己的这位姐夫一番。

  “我认为?”蒯祺被问到了,顿时沉昑起来,对于交州的事情他并不熟,此刻也只能根据李晟前面所说的和自己已经知道的来进行分析。在思考了半晌之后,他斟酌的对李晟说道:“我以为无论是单纯的严厉、还是单纯的怀柔都不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南边的那些人基本上是降了又叛,叛了有降,反复不一。若是单纯的怀柔则可能一步一步滋生他们骄矜,而单纯的严厉则会令他们有反叛之心,我以为这两个极端皆不可取。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若是他们愿意归顺我们则可给与我大汉百姓相同的待遇,并用大汉的王道教化于他,若反抗则应该严惩不殆,即使屠城灭族也可以为之。”

  “嗯,你说得很不错。”李晟微笑的点头,却再说什么,而是再次问了他另外一个问题:“你认为北交州的军马与南交州的军马相比如何?”

  “不如也。”蒯琪想了想,摇着头说道。

  “为何?”李晟追问道。

  “北交州之军汉夷各半,因赖刺史与吴‮大巨‬人的缘故,其军心颇为不定,汉军与夷军心志不统,故比不上南交州的夷军。”蒯琪老实的答道。

  “北交州之兵只有一万五,而军队的战力又远不如南交州的士燮,那为何这些年里南交州的士燮一直都没有能力进攻北交州的三郡呢?”李晟微笑的问道,不等蒯琪回答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南交州的士燮于我大汉领土的最南端,其又都是以土人组成的兵马,在南交州一带他可算是土霸王了,请问他为什么不想长城外头的那些胡人一样自理,而非要投靠于曹操呢?”

  “这个…”蒯琪又被问住了,他不得不开动脑筋全力思考李晟的问题。他毕竟是聪明之人,虽然眼下他知道的东西并不多,但从各方的关系和各方的角度来看,他隐隐约约的把握到了一点:“主公如此说来,士燮不敢北进的缘故乃是害怕中原的诸侯向南吗?对了,赖刺史与吴‮大巨‬人互相之间尽管有矛盾,且兵力也不多,但他们却是因刘表大人的支持而存在的,士燮唯恐进攻北方而引起刘表大人军队南下。因此他不得不向势力远比刘表大人強大许多的曹操寻求支持。应该是这样吧…”

  “没错!”李晟点了点头:“因为有刘表大人的支持赖恭和吴巨两人才能在南方呆得安稳之事,赖恭和吴巨两人自然也清楚的紧。眼下虽然刘表大人去世了,但我们却代替了刘表大人的存在而成为荆州最強的势力。在如今孙权那边也没有什么精力照顾到南边的情况下,赖恭和吴巨他们想继续抗住士燮的大军,没有我们的支持可以吗?想来他们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早在三个月前就不约而同的向我写信请我帮忙搞定南边的士燮呢。”

  “三个月前?那不是赤壁之战刚刚结束的当口!难怪…难怪…”蒯琪似乎明白了什么事情,当下向李晟拱手道:“主公,祺再没有任何疑惑矣。”

  “明白了?那就好。”李晟微笑的点了点头,眼光再次从大厅里的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此刻他发现他们的脸上与蒯琪一样,都有一些明了。“都很不错嘛。”李晟満意的想道。事实上他刚刚会给蒯琪解释那么多,不单单是为了解决蒯琪一个人的疑惑,更是让所有人都了解南下交州的必要性和可实现性。他认为他们都会懂得,而以眼下的情形来看,这效果也是不错。

  “既然如此…”李晟清了清嗓音,一下子提起了自己的话声:“那我们就定于半个月后的五月十二出兵南征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