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官道无疆 > 第十二卷 浪遏飞舟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衡艺术

第十二卷 浪遏飞舟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衡艺术

目录

  虽然表面上陆为民表现得很淡然,但实际上连陆为民自己都清楚,自己怎么可能对这件事风轻云淡?每一个机会都是争取来的,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而每获得一个机会,也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在前进的路上节约更多的时间,一年两年甚至三年!

  杨永贵被拿下也快一个月了,但是对这个副‮记书‬的人选似乎却变得无人问津,这只是一种表象,从各个渠道获得的消息映证,省里边对于这个人选似乎有些纠结,所以才会先暂时搁置了这个人选的确认,似乎是要把这个职位和下一步可能出缺的其他职位拿到一块儿来解决。******

  对于陆为民来说,这个消息不好不坏,好的是,有更多职位也就意味着就有更大的机会,坏的是,有更大的机会也就意味着自己同样有可能离开宋州。

  陆为民不愿意离开宋州,哪怕不当这个副‮记书‬也好,他觉得就目前来说,自己留在宋州更能够挥作用,当然他也不希望一个和自己不合拍的副‮记书‬出现,那样有可能会因为自己和对方在很多问题意见上的不同而影响到工作的推进。

  其实像现在这种副‮记书‬空缺暂时不设对陆为民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自己事实上承担了副‮记书‬的职责,把宏观指导和具体执行基本上融为一体了,这反而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很多工作上陆为民觉得效率还大大提⾼了,现在他只需要在大方向上向尚权智汇报,具体执行上对童云松负责就行了。

  当然他也清楚这种局面不会长久,按照惯例,年前年后都有可能是一个调整的时段,因为在这期间各地市的人代会和政协会都会召开,如果有‮府政‬
‮导领‬尤其是一把手变动,那么就需要过这个程序,所以不少调整都会选择在这个时段。

  一切向何处去,鹿死谁手,现在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陆为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搁下电话贺锦舟好生琢磨了一下待会儿见了汪正熹之后该怎么说,这才起⾝。

  都知道自己和汪‮记书‬关系密切,对于组织部这个常务副部长来说,既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好事儿是自己这个常务副部长在部里边能够有更強的话语权,也有更大的影响力,坏事儿就是和部长之间的关系就不那么好处了。

  贺锦舟觉得自己和方国纲之间的关系处得还算不错,要维系这种关系很不容易,犹如走钢丝,需要极⾼的平衡技巧,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会破坏默契,而这种默契一旦被破坏,也需要用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回来。

  和汪正熹那边还要好说一些,毕竟多年交道,知根知底,但是和方国纲却还是次打交道,所以贺锦舟很注意细节,实践证明,这种注重细节的方式很符合方国纲的胃口,两个人的关系也从当初的普通同事关系慢慢熟悉,上升为能够就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诚坦‬交心的层次,但是这仅仅是指一些问题,贺锦舟清楚自己和方国纲的关系还远没有达到如与汪正熹一般的程度。

  所以如何在平衡好双方关系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也成为贺锦舟最‮心花‬思的事儿。

  把笔记本拿在手中,给秘书交代了一下,贺锦舟就直接出门了。

  在去汪正熹办公室时,贺锦舟就在想如果汪正熹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自己该怎么来回答。

  尚权智找了汪正熹多次,也向邵泾川汇报过,汪正熹态度明确,但是邵泾川却一直态度暧昧,所以汪正熹有些恼火,明确指示组织部要拿出最后方案来,他要提交上会研究。

  这有些不合惯例,但是却不能说不合程序,一旦走到这一步这会给方国纲和楚耀澜出一个大难题。

  按照惯例,人事方案一般是由自己负责牵头研究考察,拿出方案,但这是在部长划定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然后部里边报请分管‮记书‬,并同时要向一把手拉牛牛记碰头会确定下来之后再安排合适时间上常委会确定。

  一般说来没有过‮记书‬碰头会的事是不会拿上常委会研究的,但只是一个惯例,而非特定程序,如果有特殊事宜需要直接提交常委会研究表决,也符合程序,只是这么多年来昌江省委似乎还没有遇上过这种形。

  汪‮记书‬也只是说一说气话,贺锦舟知道这不过是在怈绪,方国纲在没有获得邵泾川肯的况下,不可能把这事儿给搁置下来,单单是部里边的意见难以说服汪正熹,如果说汪正熹是一个新上来的角⾊也许能行,但是汪正熹担任副‮记书‬多年,而且是从昌州市委‮记书‬时就担任副‮记书‬,论资历论经验论威信,方国纲都根本无法比,所以没有邵泾川的意思,方国纲不可能擅作主张。

  但贺锦舟也知道这里边怕是有些原委,一个宋州市委副‮记书‬不至于让邵泾川这么重视,就算是邵泾川重视,也不至于让邵泾川和汪正熹结下这个心结,所以贺锦舟估计这里边多少还是有些方国纲的缘故在里边,这让他也有些佩服陆为民这小子,居然也能把方国纲说动。

  一边思考着,一边不知不觉就到了汪正熹办公室。

  “坐吧,锦舟。”汪正熹见贺锦舟来了,点点头“这段时间你们部里边很忙呢,还是很闲?”

  贺锦舟苦笑了一下,这一来就给自己上眼药呢“汪‮记书‬,工作就那么多,闲是不可能闲的,但是我也不会昧心的说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曰理万机了。”

  “是么?那宋州市委副‮记书‬出缺这么久,我早就和你们说了抓紧时间研究方案,老方是怎么回事儿,说稍微等一等,这稍微等一等是多久,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一年两年?”汪正熹有些火气“究竟是什么原因?尚权智已经向我反映了多次,宋州况你们也知道本⾝班子就不齐全,政法委‮记书‬由常务副‮长市‬兼任,本⾝也不合适,还有我也听说童云松向你们组织部提出来,要求增设一名副‮长市‬,所以完全可以专门就宋州的班子人选拿出一个全面的方案来嘛。”

  贺锦舟咂了咂嘴,斟酌着如何来解释“汪‮记书‬,方部长和我商量过,宋州班子的确不全,需要增补,但是我们觉得单单是宋州的班子来研究,显得太过狭隘,而且现在中组部也对‮导领‬⼲部异地交流有更⾼的要求,认为⼲部异地交流不但有利于防止**,也有利于⼲部在不同环境下的成长锻炼,方部长和我都很认可这个意见。今年像宋州、普明、西梁经济增速很快,但是也有一些地区的展滞后,方部长和我都认为如果把时间稍稍押后一些,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考察和更宽松的余地来调整,可以让一些⼲部放在更适合他们的位置上。”

  听得贺锦舟必称“方部长和我”汪正熹哪里不明白贺锦舟的意思,瞪了贺锦舟一眼,淡淡的道:“锦舟,你的意思是还要放一放?别给我打马虎眼,说一说你们组织部的打算。”

  “汪‮记书‬,我哪敢在您面前打马虎眼?也没有别的其他意思,就是觉得如果能够把年前可能陆续还有一批空缺位置纳入与宋州班子进行一起调整,这样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更有利于工作。”贺锦舟也不讳。

  “唔,年前,除了宋州这几个班子成员外,省委党校副校长罗潭年龄到了,他也和我说过了,另外宜山市委组织部长陈静久年龄也差不多了,还有其他人么?”汪正熹语速很慢。

  “昌西州委副‮记书‬张天豪被列入了中直机关和国务院部委上挂锻炼⼲部,我听方部长说,由于上挂时间较长,而且这批上挂⼲部曰后的去向也不确定,邵‮记书‬的意思是可以考虑免去这边职务,或者不免职,但是另外考虑副‮记书‬人选接手工作。”贺锦舟顿了一顿才道。

  汪正熹微微一怔之后“你是说中组部那边明确了这个意思,这批⼲部曰后要跨省异地交流,或者留在燕京?”

  “好像部里边是有把这批⼲部跨省异地交流使用的意思。”贺锦舟点点头。

  汪正熹沉昑不语,好一阵后,他才径直道:“陈昌俊任宋州市委副‮记书‬,你觉得怎么样?”

  贺锦舟一愣,汪正熹思维跳跃相当大,一下子就回到了宋州这边,让他一时间不知道改如何回答。

  “我面前,你还用蔵着掖着?赞同不赞同,都说说你的意见和理由。”汪正熹皱着眉头道。

  双倍月票期,我很‮望渴‬啊!

目录
返回顶部